1. 首頁
  2. 月明千裡
  3. 第82章

第82章

月明千裡 3427 2024-11-08 10:51:31
  • 字体大小 18
  •   小僧人捧著卷文畢恭畢敬走到高臺前,曇摩羅伽隨手從卷文中抽出一卷,小僧人朗聲念出一個人的名字。


      臺下一名僧人應聲而起,朝曇摩羅伽行禮,開始發問。


      曇摩羅伽回答了幾句,僧人皺眉思索,雙手合十,歸坐。


      接著曇摩羅伽又抽出一卷經文,小僧人看了看布帛上寫的名字,念了出來,僧人激動地站起身,大聲發問,語速很快,曇摩羅伽神情淡然,回答的速度卻一點都不慢,僧人不停追問,甚至有種咄咄逼人的意思,他面色不改,一一回答。


      末了,僧人雙手合十,一臉佩服的表情,歸坐。


      小僧人繼續點名,每一個被點起來的僧人都一臉振奮,連續向曇摩羅伽發問,曇摩羅伽一一作答,聲音平和。


      瑤英看得一頭霧水。


      緣覺小聲和她解釋,這類似於佛辯,眾僧將他們的疑問寫在皮卷上交上去,曇摩羅伽抽中誰,誰就能和他展開一場簡短的佛辯,萬事萬物,佛法佛理,從無到有,天上的雲,地上的草,什麼都能辯。


      瑤英咋舌,硬著頭皮繼續聽,僧人和羅伽辯論時用的是梵語,她聽不懂,不過雙方辯論的速度極快,光是看那些僧人或為難、或竊喜、或失落、或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的表情也很有趣。


      曇摩羅伽抽中十卷經文後,小僧人撤下託盤,臺下僧人臉上的表情重歸平和,殿中氣氛變得輕松了許多,羅伽開始講法。


      他先講梵語,然後改成胡語,偶爾夾雜另一種胡語,聲音清朗,音調婉轉,如玉珠落盤,帶著舒緩的韻律。


      殿中殿外眾人全都聽得如痴似醉,不時有婦人低頭拭淚。


      瑤英聽出曇摩羅伽在講善惡因果的故事,聽到後來就不大懂了。她腰板挺直,跪坐了半天,渾身酸痛,忍不住偷偷換一個姿勢。


      一道清冷目光掃了過來。


      柔和,又有種不露鋒芒的力道。


      瑤英不禁一個激靈,立馬老實了,一動不動,繼續聆聽。

    Advertisement


      曇摩羅伽看一眼她漆黑柔亮的發頂,挪開了視線。


      瑤英這回不敢動了,又坐了一刻鍾,人群響起此起彼伏的感嘆聲和誦佛聲,所有人起立,朝曇摩羅伽恭合雙掌,目送他走下高臺,在僧人們的簇擁中離開。


      等他清癯的背影消失在殿門處,瑤英心口一松:這就完了?他不會抽查她的功課?


      原來隻要她老老實實坐著聽早課就行。


      瑤英起身正要離開,幾道人影罩了過來。


      般若和幾個僧人站在她面前,神情嚴肅,冷笑著捧出幾本經書:“公主修習佛法,可有所得?”


      瑤英嘴角抽了抽:剛才高興早了,抽查她功課的人在這等著呢!


      般若站在瑤英跟前,腰板挺得像截白楊樹,開始抽背瑤英經書中的內容。


      他問的剛好是曇摩羅伽讓緣覺提醒瑤英的部分。


      瑤英一愣,隨即暗笑:和尚居然幫她作弊。


      她雖然不能理解書中的深義,但背書難不倒她,對答如流。


      般若皺眉,翻開另一本,繼續問。


      瑤英依舊能流利背誦。


      一連問完幾本,沒有難住瑤英,般若不由得有些氣惱,問:“可理解其義?”


      瑤英雙眼微眯,笑著道,“不能。”


      不等般若說什麼,她反問:“你都理解了?”


      般若本想反駁,對上瑤英笑盈盈的眼神,臉上微紅,他不是剃度僧人,隻是個追隨曇摩羅伽的護衛,哪敢說自己能理解書中經義?如果給出肯定的答案,肯定會被窮追不舍!


      他隻得搖頭。


      瑤英微笑。


      般若不肯服輸,追問:“公主這些天就背了這些?”


      瑤英輕咳一聲,正色道:“我這些天潛心研習了一部經文。”


      般若看著她的眼神充滿懷疑:“什麼經文?”


      瑤英一字字背出《心經》。


      《心經》,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短小精悍,唐玄奘版本的譯文總共隻有三百多字,簡潔明了,卻含義無窮,因為它是從數百部佛經中抽取的精華部分,濃縮自幾百萬字浩瀚如煙海的佛教典籍。


      瑤英想過了,這部在中原流傳很廣的經文足夠她應付接下來好幾個月的抽查,輕松省事。


      她背得很流利,般若卻一臉茫然的表情:“你背的是什麼?”


      瑤英比他更茫然:“《心經》?”


      般若肯定地道:“我從未聽過此經。”


      瑤英解釋說:“我背的是中原僧人玄奘法師翻譯的版本,可能和你們研習的不同。”


      般若眉頭緊皺,和身邊幾個僧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朝他搖了搖頭,幾人小聲討論一會兒,道:“公主可有領悟?”


      瑤英雙手合十,道:“經文雋永,我還未能領悟其中真義,不過多念幾遍後能讓心情變得寧靜平和。”


      般若愣了一下,瑤英要是說有所得,他還能和她辯一辯真理,她這麼說,他還真找不到錯處。


      旁邊一名僧人面露贊賞之色,頷首道:“公主能有這樣的領悟,就是真的在潛心修習。”


      瑤英笑得謙虛。


      般若眼角抽了抽。


      僧人們朝瑤英敬禮,轉身離開。


      瑤英問一旁的緣覺:“我這是通過考驗了嗎?”


      緣覺笑了笑,道:“公主表現得很好,以後城中的流言蜚語也能少些了,隻要公主表現出在修習佛法,這些僧人就不敢刻意為難公主。”


      瑤英心中一動。


      曇摩羅伽囑咐她好好應對考察,原來是為了幫她,讓她在聖城的日子能好過點。


      眼看到了用午膳的時候,緣覺送瑤英回院子。


      身後腳步聲響,一名近衛追了過來:“王請公主去禪房。”


      緣覺應是,護送瑤英去禪房。


      院中靜悄悄的,天空湛藍,流雲輕拂,穹頂上的藍花細葉在燦爛的日照中呈現出幽藍色,壁畫間隱隱有金輝浮動。


      曇摩羅伽坐在長案前看信,幾名風塵僕僕的藍衫衛士跪在庭院前,其中一人是阿史那畢娑的親隨。


      北戎那邊傳回消息了。


      瑤英快步走進長廊,到了禪房外,腳步一頓,下意識屏息凝神,邁進屋中。


      屋中幽涼,曇摩羅伽沒有抬頭,修長的手指揚了揚,示意瑤英落座。


      瑤英在他對面跪坐,坐姿端正。


      曇摩羅伽看完信,眼簾抬起,道:“海都阿陵傷了條腿。”


      瑤英一怔。


      曇摩羅伽看一眼庭院,緣覺會意,示意阿史那畢娑的親隨上前。


      親隨跪在長廊外,緩緩道:“阿史那將軍抵達北戎時,海都阿陵王子已經返回牙帳,據說他在路途中遭到盜匪襲擊,一條腿被驚馬踩爛了。天氣炎熱,傷口潰爛,巫醫救治他的時候又用錯了藥,海都阿陵王子的右腿廢了。將軍說,幾位王子闖進帳篷,親自查看海都阿陵的傷勢,他的腿都生蛆蟲了。”


      瑤英聽得眼皮直跳。


      海都阿陵果然還是“廢”了一條腿。


      那些埋伏的盜匪應該是幾位王子安排的陷阱,他將計就計,假裝廢了一條腿。


      親隨最後道:“將軍想起文昭公主提醒過他海都阿陵會用苦肉計,懷疑海都阿陵的腿沒有廢,派屬下回來向王請示,順便問公主一句話。”


      曇摩羅伽看向瑤英。


      瑤英頓時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說:“我確實提醒過阿史那將軍。”


      親隨小聲道:“公主對海都阿陵王子的性情了如指掌,將軍想聽聽公主的建議。”


      滿院寂靜。


      瑤英迎著親隨期待的目光,硬著頭皮道:“既然海都阿陵用苦肉計,那將軍不如也來一個將計就計,讓海都阿陵王子好好養傷。”


      海都阿陵假裝廢了一條腿,阿史那畢娑可以利用幾位王子對他的猜忌,讓那條腿真的廢了。


      幾個親隨交換了一個眼神,戍守在門邊的緣覺面露詫異之色。


      曇摩羅伽似乎一點都不意外於瑤英的回答,沒有做聲,提筆寫了信。


      親隨起身接過信,敬禮,匆匆離開。


      瑤英也站起身退出禪房,走下長廊的時候,幾個近衛剛好捧著食案進來,她漫不經心掃一眼食案上的銀盤,呆了一呆。


      一盤牛肉從她眼前一晃而過。


      瑤英轉身,視線追隨著那盤牛肉。


      食案被送到曇摩羅伽跟前,他修長優美的手指拈起了一塊肉。


      瑤英目瞪口呆。


      屋中,曇摩羅伽察覺到瑤英凝視的目光,抬眸看了過來。


      少女站在庭院中,呆呆地看著他,一臉被雷劈的表情。


      曇摩羅伽頓了一下,清明的碧眸有淡淡的疑惑掠過。


      她這是餓了?


    第58章 爭論


      瑤英回到自己的院子,看著長案上侍者剛送來的一大盤馕餅和雪白溫湯,想起剛剛從眼前晃過去的烤肉。


      早知道不禁止吃肉,她這些天就用不著天天吃素了。


      回來的路上緣覺和她解釋了,王庭僧人並不禁吃肉。西域各國僧人大多如此,這裡有三淨肉和五淨肉之說,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五淨肉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加上兩種:自死、鳥殘。


      也就是說,沒有親眼看見所殺動物,沒有聽見動物被殺死或聽說動物是為自己而被殺,不是自己想吃而殺生,便是淨肉,可以食用。


      不過烹制淨肉時不能放調料,僧人不沾葷腥,其中“葷”指的是蔥、姜、蒜之類味道刺激的調料。


      另外,假如僧人生病,需要葷腥,也是可以破例食葷的。


      瑤英恍然大悟。


      不同地域的戒律有細微差別,並不罕見。


      比如以前僧人有過午不食的規矩,中午進食過後,直到第二天才能用餐,謂之“持齋”。佛教傳入中原後,這個規矩發生了改變,很多中原僧人放棄過午不食,開始一日三餐,否則根本無法保證體力。


      佛教發源於天竺,最初大部分僧侶出自天竺貴族,佛教的基本義理和天竺社會關系緊密,剛剛流傳至中原時,曾因為和中原的傳統宗法倫理、儒家思想發生衝突而水土不服。後來佛教因地制宜,根據中原的宗法倫理做出了適應的調整和改變,不斷發展演變,吸納下層普通百姓,才能在中原傳播普及。


      西域諸國和中原的國情不同,佛教的發展自然也呈現出另一種面貌,在西域的某些國度,全民都是信眾,僧人地位極高,和貴族關系密切,有時候世俗王權和教權甚至可以控制在一人手中。

    作品推薦

    • 癲公癲婆

      "攻略失败,我即将被抹杀。 我看着眼前这张自己爱了三年的脸,一滴泪缓缓从眼角流下。 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我艰难地抬手……"

    • 故見幾重

      "我喜欢上了地府的黑无常。 黑无常递给我一碗孟婆汤,「喝完,我就答应你。」 我一口干了。 他朝我微笑,「你好,新同事。」 我成了忘川水畔的引渡人。 一百年后,我喜欢上了地府的黑无常。"

    • 醉春煙

      圣上下江南那日,太后看中了扬城许家 的姑娘。「这般水灵的孩子,自然要当 我们皇家的儿媳。」

    • 難藏

      "高中暗恋三年的对象成了我室友。 我一直小心藏着我的心思,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可某天我仗着季非俞醉酒,失言对他说了声喜欢。 他开始疏离我,躲着我,不再和我有肢体接触。 如他所愿。 我同他保持距离,不再僭越。 但后来。 他总是不安地抓着我的手,咬着我的唇一遍遍确定我们的关系。 「听叙,为什么不看我?是讨厌我吗…… 「你别不要我……我是你的,对吗?」 "

    • 花燈寄相思

      我和葉侍郎結了仇,你來我往,誰也不讓誰。 喝醉了,甚至在酒館叫囂:「嘿!兄弟們!把葉美人捆了,抬到小爺屋里!小爺我呀,要好好疼疼他!」 醉意糊涂中,似乎聽到他啞聲嘶吼:「……是你先招惹我的,總招惹我做甚……都是男子,我該如何是好……」 男子? 我女的啊!

    • 予你相望

      谢予白是我名义上的哥哥,实际上的「童养夫」。 我爸去世后,我妈怕他抛下我们娘俩。 居然给他下药,将他锁进我房间。 结果却意外导致他永远错过了他的真爱白月光。 后来,他把我妈像狗一样锁进了地下室。 逼得我求死不能,夜夜被他凌辱。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