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穿成亡國太子妃
  3. 第195章

第195章

穿成亡國太子妃 3373 2024-11-05 19:22:14
  • 字体大小 18
  •   總管太監猜不透這位攝政王的心思,隻得照辦。


      解藥給李信灌下去後,他因下半身潰爛,上半身也躺太久生了爛瘡,加上長久的營養不良,連抬手的力氣都沒有,說話的嗓音也是啞得跟塊破鑼似的:“你以為殺了朕,就……就報仇了?”


      李信譏笑道:“秦鄉關的局,是北戎大王子喀丹幫朕做的。”


      沈彥之臉色驟變,卻仍是有幾分不信:“喀丹憑什麼幫你?”


      李信怪笑道:“憑你入局後,羅獻身死和五萬羅家軍被坑殺在秦鄉關,他北戎直取河西走廊。”


      沈彥之下颌瞬間繃得死緊,他很想告訴自己這都不是真的,但李信還在快意地笑著繼續說:“榮王還活著罷?你去問問他,當初去沈府迎親的,是不是一個高鼻深眼的外邦人,我當初同他說,那是我養的外邦高手哈哈哈……”


      下一瞬,他的頭顱直接被沈彥之暴起一刀砍斷,血水噴濺一地,人頭從床邊掉落後還咕嚕嚕在地上滾了好幾圈。


      殿內的小太監都沒忍住失聲尖叫。


      沈彥之提著刀立在原地,描金織錦的袍角上全是血跡。


      短促的尖叫聲後,整個寢殿又陷入了一片死寂。


      沈彥之丟了刀,磕在地上發出“叮”的一聲脆響,刺耳又悠長。


      他緩步走出大殿,那一身金紅的攝政王蟒袍,繡著繁復得令人眩暈的暗紋,叫日光一照,仿佛整個袍子都拖曳著鮮血。


      沈彥之徑直去了天牢,這也是他回京後,第一次親自來看望自己這位所謂的父親。


      榮王的狀況沒比李信好上多少,他的牢房緊挨著刑房,日夜都聽著那些受刑的犯人的慘叫聲,沒睡過一個好覺,精神極度崩潰,被帶到沈彥之跟前時,整個人蓬頭垢面,形消脫骨。


      看到沈彥之衣著光鮮時,喜極而泣:“我兒肯原諒為父了?我兒是來接為父出獄的嗎?”


      他身上帶著沉重的镣銬,爬跪著過去抱住沈彥之雙膝,痛哭流涕道:“為父錯了,為父真的錯了,為父不該聽信那賤人的讒言,苛待你和嬋兒,你們是阿苑留給我的骨血啊……”

    Advertisement


      他不提早亡的發妻還好,一提沈彥之眼中戾氣陡現,重重一腳踹開榮王:“別這麼叫我母親,惡心!”


      榮王被一腳踹至牆邊,額角磕出了血,也絲毫不在乎,隻又爬跪回沈彥之身邊:“是是是,我不叫她,我出去後,日日跪在她牌位前懺悔,我兒,放為父出去好不好?”


      說到後面,已是聲淚俱下祈求,對著沈彥之砰砰磕起了頭。


      沈彥之重重閉上眼,這個人哪怕落到了這步田地,他心中的怨恨也沒有一點消減,反而隻是徒增惡心。


      他問:“你將嬋兒許給李信時,他派來接嬋兒的高手中,可有一個北戎人?”


      榮王半點不敢敷衍,仔細回想一番後,連連點頭:“是有那麼一個人,身長八尺有餘,高鼻深眼,一看就武藝不俗。”


      得到了想知道的答案,沈彥之緩緩轉過身,居高臨下看著榮王:“知道我為何留你至今嗎?”


      在榮王錯愣的目光裡,他冷冷道:“因為嬋兒還在。”


      民間有個說法,父母在,才能為子女積攢福澤。


      而且沈嬋心地軟,哪怕再恨榮王,也不願他做出弑父的事來,老一輩說,那是要遭天譴的,沈嬋不想沈彥之再背上這麼一樁債。


      榮王顯然也明白沈彥之的意思,眼神在一瞬間變得極為驚恐。


      沈彥之的目光卻涼薄刺骨:“嬋兒一去,你便也去地底下親自給她和母親賠罪懺悔吧。”


      他一步一步走出了天牢狹長的甬道,身後是榮王尖銳悽厲的哭嚎聲。


      很久以前,他也聽過這天牢裡傳出的悲哭聲,不過那次是文武百官為陸太師和秦國公送行。


      沈彥之行至天井處止住腳步,抬起頭往那片四方孔透出的天光看去,大片大片的飛雪飄下,沾湿了他鬢發,落了滿肩薄雪。


      ……


      當天夜裡,兩道文書從宮裡發出,一道是細數李信罪行,推翻他所建的大陳王朝的檄文;一道則是恢復沈嬋自由身,封她為翁主的詔書。


      李信臥病多久,他便已把持朝政多久,朝堂上忠於李信的那批人,在這段時間已被他鏟除幹淨,留下的無非是些牆頭草,對於他發出的這兩封文書,哪敢有異議。


      ……


      沈彥之披著滿身風雪回到沈府時,年邁的老管家已淚漣漣等在門口:“您快去見小姐最後一面吧!”


      伺候的婢子跪在沈嬋床前小聲啜泣,床上的沈嬋顯然已是彌留之際,她唇半張著,似還有什麼心願未了。


      婢子以為她是想吃那碗沒吃完的湯圓,拿去廚房熱了喂給她吃,她已無法進食,唇還是半張著。


      直到沈彥之帶著一身寒氣進屋來,冰冷的手握住了她本也沒多少溫度的手,溫聲同她道:“李信已死,陳國皇室也不在了,你也不是李家婦,你是我沈家的姑娘,去尋母親吧。”


      沈嬋半張的嘴慢慢合上了,她瞳孔已沒法聚焦,眼皮合上時,嘴角帶著一絲淺淡的笑意。


      屋內婢子的哭聲陡然變得尖銳,沈彥之卻隻是握著沈嬋的手一動不動。


      沈嬋最終葬入了沈家墓園,她的墳墓緊挨著沈母的,似時隔多年,又依偎在母親身旁睡去了一般。


      沈嬋故去後不久,據聞榮王也在天牢裡暴斃了,但屍首是如何處理的無人知曉,隻有好事者說,在亂葬崗瞧見一具男屍,有些像榮王。


      ……


      沈彥之推翻李信的政權,卻並未自己稱帝,而是像當初和淮陽王一樣擁兵自重的消息,是和沈嬋的死訊一起傳入秦箏耳中的。


      她與沈嬋雖隻見過一面,但一直記得那個善良得叫人心疼的姑娘。


      秦箏取了三炷香,在院子裡對著汴京的方向拜了三拜,也算是送了那姑娘一程。


      秦簡所書的勸沈彥之和她們結盟對付北戎的信,汴京那邊也遲遲沒有回音。


      秦箏已做好最壞的打算,命人將株洲和塢城還未治愈的疫民遷移到了南境救治疫民的城池,一面加強株洲的兵防,一面把江淮一帶瘟疫肆虐、大量死人的言論放出去。


      隻是沈彥之那邊知道她們有了治療瘟疫的法子,北戎人又沒經歷過這場瘟疫,興許不會像中原人一樣對瘟疫過分忌憚。


      這個煙霧彈的效果,秦箏不敢抱太大期待,但下策也是計策,這種時候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安排好株洲和塢城疫民撤離,秦箏又去了一趟秦府,勸說秦夫人先避到南方去。


      她和秦簡都要留在江淮,秦夫人自是不肯走的,“你們都在這裡,我哪兒都不去。”


      秦簡跪下道:“母親,父親常說,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兒作為臣子,大敵當前,萬萬退不得,母親您先去南下避避戰火,兒子心中才能少一份掛念。”


      秦夫人如何不明白這其中的大義和道理,隻是看著長子照著亡夫的路子走下去,心中觸景生情,難免悲切,她看向秦箏:“阿箏也不走?”


      秦箏伏在秦夫人膝前,緩聲道:“殿下北上前,把江淮和整個南境都交與我了的,我總得替殿下好好守著。”


      見秦夫人落下淚來,她又溫聲寬慰:“若是江淮當真守不住了,我也會退守南境的,母親切莫太過憂心。您去了南境,我和兄長,還有笙兒,心中才安。”


      秦夫人握著她的手垂淚道:“你們一個個的,都像極了你父親,我高興你們像他,卻又不願你們像他……”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勸秦夫人去南境的事算是成了。


      走出秦府時,秦箏望著掛在空中的那輪銀盤似的圓月,淺淺嘆了口氣:“你何時歸來?”


      她在外人跟前不能露怯,可面對這場勝算渺茫的大戰,心中又哪能全然不懼?


      ……


      北庭。


      雪夜茫茫,烏泱泱的大軍在雪巒和山野中蜿蜒前行。


      北風迎面割在臉上,似被刀子刮去了一層皮。


      從林堯帶回北戎大軍暗中南遷的消息,當晚楚承稷便拔營往江淮趕,隻是這山遠路遙,八萬大軍的行軍速度終究比不得傳遞軍情的流星馬。


      他寫了不少御敵之策命流星馬送回江淮,心中卻也明白,兩軍人數懸殊巨大時,計策的作用已不大。


      對方便是用屍體堆,也能堆到元江對岸,堆平挖在山地裡的那些壕溝,繼續如履平地衝殺。


      楚承稷在馬背上握緊韁繩,遙望高懸於曠野的銀月,落滿月輝的側臉在一片雪色中更顯冷峻,他身後的披風在被寒風吹得一揚一揚的,一如主人的心境。


    第146章 亡國第一百四十六天 終篇


      北戎十餘萬大軍已盡數屯於涼州,隨時準備揮師南下。


      雷州城樓上的守軍比往日裡多了數倍,卻也隻是盯著而已。


      汴京不是他們的盟軍,他們若貿然打停駐在涼州的北戎軍隊,北戎人反過來撲殺他們,江淮和涼州之間隔著一個汴京,江淮的盟軍沒法過來支援,羌柳關的謝家軍也來不及調回,萬一汴京再幫著北戎人一起打他們,屆時隻能是雷州被北戎一舉拿下。


      謝馳謝桓兩兄弟日日登城樓查看戰況,蠻賊就在眼皮子底下,卻不能出兵攻打,謝馳憋得一肚子火氣。


      雷州也給汴京去了信,隻要沈彥之那邊表個態同意結盟,他們雷州、汴京、江淮的勢力擰成一股繩,怎麼也能暫且把北戎蠻軍困在涼州,讓他們南下不了寸土。


      偏偏消息到了汴京,就石沉大海了一般。


      前線的急報從雷州通過秦鄉關的要道一封封送往江淮,秦箏眼見到了此時汴京也沒傳來回信,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為了加大勝算,她命人在江淮一帶廣徵新軍,發動當地百姓一起挖壕溝設陷阱,盡量把地利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從汴京往南逃的百姓日益增多,就連普通百姓,都意識到了這一戰,跟從前那些諸侯內戰不可同日而語。


      他們若敗了,此後恐怕得淪為北戎人的奴隸,如同牛馬一般供人驅使。

    作品推薦

    • 將軍凱旋歸來,帶回一懷孕女子

      "将军凯旋归来,带来一个穿越女。 穿越女栽赃污蔑我,谋害她腹中子嗣。"

    • 一麻袋房本

      "去清华报告的前一天,我爸拖出一麻袋房本: 「听说学校宿舍环境一般,你挑套别墅住吧。」 我妈扫了一眼后,踩了我爸一脚: 「这是朝阳区的,海淀区的房本在红蓝色麻袋里! 「嫌走路辛苦,咱再买辆玛莎拉蒂!」 我:???"

    • 阿姐慘死的第七年,我帶著秘制的築顏膏進了宮

      "阿姐在我年幼时进了宫,成了娴妃身边的一个宫女。 我们家族乃是医药世家,专攻妇人之术。"

    • 被我退婚後他升官了,慶賀宴上我卻成了為他助興的名伶

      "与赵寒川退婚三年。 再见面,是在庆贺他官拜尚书的宴席间。"

    • 我的守護神

      "我被霸凌致死后,哥哥眼睛通红地从国外赶回来,买了一把刀。 一个月后,那十五个霸凌者出现在新闻上,死状凄惨。 看着哥哥一步步走向深渊,我心痛如刀绞,下一瞬重生到十岁。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哥哥,全身是刺的少年站在客厅里,不屑又凌厉地看着我们。 我吸了吸鼻子,冲过去抱住他。 「哥哥,这次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了。」"

    • 選擇離開出國後,小叔叔卻瘋了

      "林家陨落后,我被傅成文收养。 他将我宠成了京城人人艳羡的小公主。"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