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守寡後我重生了
  3. 第183章

第183章

守寡後我重生了 3286 2024-11-05 13:57:09
  • 字体大小 18
  •   陳廷鑑避開兩步,冷冷看他一眼,卻沒有說什麼,隻請戚太後、元祐帝做主。


      茲事體大,非一時能決斷,元祐帝讓五位閣老先退下,他要與太後慎重考慮。


      閣老們走了,留下兩封奏疏,一封是陳廷鑑的“一條鞭法”,一條是何清賢的“宗親官紳一體納糧”。


      華陽腳步虛軟地走了出來。


      何清賢並不可怕,但他陳詞時的激昂氣勢,讓華陽覺得自己就是他口中的宗親貪官,亦或是皇爺爺之流,總之都是他唾罵的對象。


      娘仨互視一眼,竟是相似的感受。


      靜默片刻,元祐帝問:“母後怎麼看?”


      戚太後看都沒看何清賢的奏疏,道:“我贊同陳閣老的,穩妥為上。”


      先帝都不敢太冒險,他們母子更擔不起這個險,聽何清賢的,萬一天下生亂王朝覆滅,她與兒子便會成為亡國太後、亡國之君,這等千古罵名,他們背負不起。


      元祐帝垂下眼簾,再看向姐姐。


      戚太後的目光瞬間變得凌厲起來,她也願意驕縱女兒,但如果女兒越了界限,她隻能繼續做一個嚴母。


      華陽似乎沒察覺母後的視線,拿帕子擦擦額頭,有氣無力地道:“這種大事,你跟母後做主就好,我什麼也不懂,也再也不想摻和。”


      說完,華陽先告退了。


      戚太後看著女兒出門,才告誡兒子:“我知道你們姐弟親近,但以後不可再拿國事詢問你姐姐。”


      元祐帝面上恭敬,眼底藏著淡淡的諷刺。


      如果後宮不可幹政,母後現在做的又是什麼?

    Advertisement


      白日娘仨各忙各的,傍晚再聚到一起用飯。


      華陽:“明日休沐,驸馬大概會進宮來請安,到時我就跟他一起回去了。”


      元祐帝:“這才住幾日?”


      華陽:“我自己出宮還能撈句懂事,再不走,母後該煩我了。”


      戚太後:……


      元祐帝抿了抿唇。


      既然姐姐明日就要出宮,飯後元祐帝又請姐姐去御書房談心、下棋。


      戚太後沒有道理阻攔,隻隱晦地遞給女兒一個眼色。


      華陽明白,母後不想她議論早上的稅改。


      元祐帝偏要聽聽姐姐的意思,把兩封奏疏都遞給姐姐。


      華陽笑道:“你這樣,分明是對何閣老的話動心了,不然直接跟母後一樣,選陳閣老的一條鞭法就是。”


      元祐帝正色道:“難道姐姐不覺得,何閣老的話更有道理?”


      他是皇帝啊,憑什麼他過得這麼窮,非得從百姓那邊搜刮銀子去加強國防、賑災防災,那些藩王、官紳卻個個穿金戴銀?


      華陽拿起何清賢的奏疏。


      整篇奏疏裡沒有一句廢話,先列舉大廈將傾重重危機,再提出兩條新政,一是宗親官紳一體納糧,二是趁著這次全國清丈,實行攤丁入畝,廢除以前的人頭稅,完全按照名下田地徵稅。其中又有些細則,總結而言,中等偏下的百姓以及窮苦百姓幾乎不用再繳稅,中等偏上的百姓賦稅幾乎沒有變化,較為富裕的地主、大地主的賦稅則大大增加。


      而天下的地主,多是豪強、官紳以及藩王宗親。


      也就是說,何清賢祭出了兩把大刀,刀刀都要從宗親、官紳、豪強手裡搶銀子。


      公爹的一條鞭法同樣是要從這些人手中搶銀子,但與何清賢的大刀比,公爹用的更像農民的耙子,從邊邊角角耙一點出來,會讓這些大地主不舒服,最多有點皮外傷,總不至於傷筋動骨。


      損宗親官紳,百姓輕松,國庫充盈。


      不損宗親官紳,朝廷想要國庫充盈,隻能對百姓下手。


      兩條路優劣明確,就看為君者敢不敢走。


      華陽想到了上輩子。


      公爹隻是拿出一把耙子,死後都要被天下官紳誣陷唾罵,落得個全家流放的悽慘下場。


      這次何清賢舉出兩把大刀,無論他自己還是弟弟,都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華陽看向弟弟,直言道:“這是你的江山,究竟要走哪條路,隻能由你決定,姐姐隻知道,那條最難的路,放眼天下隻有何閣老敢提出來,而何閣老這樣的人,或許還會有,但能夠站在內閣能夠當面諫言的,一定隻有他一人。一旦何閣老走了,弟弟以後就是想用這樣的人,也無處可尋,至於你的子孫,能有何閣老或陳閣老其中的一個,都是祖宗保佑。”


      元祐帝心跳急促,眼神亮如星辰:“姐姐的意思是……”


      華陽搖搖頭,不讓弟弟說出來,問:“何閣老的法子,你敢用嗎?想清楚了再回答。”


      元祐帝:“我敢!”


      初生牛犢不怕虎,華陽又問:“倘若將來有一日,你退縮了,那些反對的臣子逼著你降罪內閣,你可會義無反顧地為他們撐腰?”


      元祐帝:“我會!”


      華陽眼睛一酸。


      話本裡的少年郎,動情的時候情是真的,誓言也發自肺腑,可人心易變,少年郎是可以反悔的,最終苦的隻是那些被他辜負的人。


      少年皇帝更是如此。


      對上輩子,華陽已經有了大概的猜測,但弟弟真的要治罪公爹時,他究竟在想什麼,華陽注定不會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這輩子,選擇權既握在弟弟手裡,也握在內閣那邊。


      華陽:“新政需要君臣同心,你敢了,還要問問內閣敢不敢。”


      問問何清賢,敢不敢被天下宗親官紳恨之入骨,活著隨時都有可能喪命,死後隨時可能被開棺鞭屍。


      也問問公爹,敢不敢再走一遍類似的路,活著時嘔心瀝血,卻在死後被他最愛護的弟子親手降罪,禍及全族。


      .


      翌日,陳敬宗早早來了宮裡。


      華陽笑著與母後、弟弟道別,坐著步輦出宮,再上了長公主府的馬車。


      陳敬宗後上,進來剛坐穩,還沒有來得及插科打诨,長公主竟然主動坐到了他腿上,臉貼著他的胸口,手抱著他的肩。


      陳敬宗低頭,看見她垂著長長的睫毛,臉頰白皙,無端端泄露出幾分低落。


      “還沒住夠?”陳敬宗故意問。


      華陽閉著眼睛:“明年朝廷要有大動作了,父親與何閣老各有新政建議,無論聽誰的,他們二位都將被天下官紳怨恨。”


      聽公爹的,自不必說,聽何清賢的,何清賢也是公爹調進京城的啊。


      而公爹用何清賢,則是因為她。


      如果公爹用一條鞭法,再加上華陽前面做了那麼多,她覺得就算將來公爹去世反對派追究,弟弟也不至於流放陳家三代。


      可若用何清賢的兩把大刀,怨恨增重千萬倍,反撲也將吸血蝕骨。


      華陽無法不怕,怕新政失敗,兩位閣老家破人亡,弟弟這個皇帝也變得灰頭土臉,一輩子被藩王宗親、天下官紳壓制。


      多奇怪,明明這麼怕,她竟然還是衝動了,還是暗暗地推了弟弟一把!


      她還感慨弟弟年少才敢對那條艱難無比的路蠢蠢欲動,她活了兩輩子,面對何清賢的慷慨激昂,不同樣受了蠱惑?


      或許還有一絲恨吧,上輩子公爹隻用耙子也沒得個好下場,倘若結局已經注定,那這輩子就動作大些,至少也要藩王、官紳流血受傷!


      陳敬宗能感受到長公主漸漸難以抑制的顫抖。


      他用力抱住她肩膀:“這倆老頭,一個比一個倔,他們想做的,別人再怨再恨,他們也不會改。他們都不怕,你怕什麼?”


      華陽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怕還是在緊張,隨口應道:“縱觀前朝改革變法者,無一有好下場。”


      陳敬宗語氣從容:“有些事必須改,就必須有人去做,何閣老明白,老頭子也明白,他們圖的是無愧於心,無愧於國。”


      華陽抬起頭,看著他道:“一旦父親出事,可能會牽連整個陳家,包括你。”


      陳敬宗笑:“能娶到你,我這輩子已經值了,老頭子隨他去,家裡人沒犯事沒為惡,大不了回家種地,總該有條活路。”


      華陽還想再說,陳敬宗摸了摸她的臉:“你更不用怕,府裡三百個年輕力壯的侍衛,沒了我,也還有別人陪你快活。”


      華陽:……


      陳敬宗:“當然,我活著一日,你就一日不用去惦記。”


      華陽擰他胳膊。


      陳敬宗不疼反笑,雙手抱著她,再親親她額頭:“你也不要太小瞧了兩個老頭,一個清廉名揚天下,一個威震整個官場,這幾年恰逢邊關穩定,正是他們大刀闊斧的好時機。”


      華陽便想到了公爹推行考成法時的霸道專斷,想到了何清賢談及皇爺爺時的凜然無畏。


      哪個又是軟柿子?


      乾清宮。


      姐姐離開後,元祐帝在御書房看了一上午的書,戚太後見兒子休沐日也如此用功,很是欣慰。


      用過午膳,元祐帝在龍床上躺了半個時辰,更衣時,元祐帝吩咐道:“傳陳閣老、何閣老進宮。”


    第170章


      陳府離皇城更近, 陳廷鑑是坐馬車到的。


      何府雖然遠一些,可何清賢騎著骡子來的,高高壯壯的大黑骡子隻馱著一個精瘦老頭, 那肯定比拉著一輛車走得快。


      於是,陳廷鑑下車時, 抬眼就對上了騎著骡子橫在他車前的何清賢。


      大黑骡打個響鼻,陳廷鑑的眉峰就跳了跳。


      何清賢翻身下骡,將韁繩遞給宮人,他理理衣袍,看向陳廷鑑:“您先請?”


      陳廷鑑不必與他謙讓, 一手攏攏長髯, 抬腳朝前走去。


      今日風輕, 吹得他的長髯微微飄拂, 何清賢看了幾眼,搭訕道:“我早就想問了, 你為何要留這樣的胡子, 打理起來多麻煩。”


      陳廷鑑隻管目視前方地走路。


      何清賢:“我明白了, 一定是你的仕途太平坦,你又年紀輕沒有根基, 留把美髯既能添些威嚴, 又顯得你學識淵博,堪當太子師。”


      陳廷鑑:“你有心思琢磨這些,還不如想想如何配合我推行新政。”


      何清賢:“上次清丈我以你為主, 這次該換過來了。”


      陳廷鑑:“換不換不是你說了算。”

    作品推薦

    • 魏然橙風

      跟清冷禁欲的青梅教授闪婚了。她天天泡实验室不回家。

    • 平步青雲

      "王爷为了给白月光的孩子铺路。 不惜除掉自己的嫡子,逼着我过继庶子为嗣。"

    • 金絲雀

      「哥哥,我乖,」我抬手,腕上的鎖鏈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輕輕勾住那人染血的手指,「你痛不痛?」

    • 福至心靈一:天作之合

      "承安侯府的世子命中带煞,接连克死四位夫人。 好不容易挑到一位八字过硬的姑娘,谁知聘礼刚送到姑娘家门口,世子突然暴毙了。 哟呵,这次被克死的竟然是世子自己。 秦乐龄看着棺材里的未婚夫,仰天长叹:好不容易走了狗屎运找了个好看的小郎君,就这么没了?"

    • 穿成丫鬟後,我靠心聲殺瘋了

      一觉睡醒,我穿成将军府的洒扫丫鬟。全家人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 撒野

      这个冬天,蒋丞觉得格外冷。因为长期的隔阂和矛盾,他从自己生活十多年的养父母家,回到自己出生的城市,去面对一个有血缘,却一无是处的陌生父亲。一次意外事件,让顾飞和顾淼这对兄妹闯进自己的生活。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容易叛逆的年纪,蒋丞的生活轨迹已经悄然改变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