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崔氏雙姝
  3. 第2章

第2章

崔氏雙姝 3122 2025-04-21 14:11:13
  • 字体大小 18
  • 她也曾向皇帝提過一些主張廢除門閥的相關策論,很是,怪異。


     


    長姐看過,我也看過。


     


    總結下來,我就一句話:狗屁不通。


     


    有的言論,單獨放出來,確實有幾分道理,通篇合在一起卻顛三倒四。


     


    若是換一個朝代局面,部分條例確實能推行,但對於當下的東陵,不說世家門閥如何,就是下面的百姓頭一個不答應改革。


     


    皇帝意圖廢除世家門閥,是為了鞏固皇權,這我倒能理解。


     


    但她是為了什麼?


     


    在她的言論裡,世家門閥全是一群酒囊飯袋、欺壓百姓之輩,倒是不知,她是從什麼地方了解到的她口中的「世家門閥」。


     

    Advertisement


    「你就是皇後的親妹妹?看起來確實長得挺像的,聽說你年少時,也是個能文能武的女中魁,我還以為你和她們不一樣。但現在看來,和那群世家貴女沒什麼不同。」


     


    女子好奇地上下打量著我,而後興致缺缺。


     


    「世家的貴女一言一行皆是家中從小教導,琴棋書畫、四書五經、君子六藝,無一不學,在娘娘眼中,確實沒什麼不同。」我留下一言,行完禮便同長姐的侍女清月離開。


     


    到了長姐殿中,她將康兒抱在懷裡喂著酥酪,哄睡後抱到一旁的軟榻上。


     


    清月把多餘的人都打發到了殿外,留我姐妹二人說些家常話。


     


    長姐問我,打算怎麼處理家裡那兩位。


     


    這話一出,我便知道皇帝怕是又要有大動作了。


     


    太子十六了,我的安兒也十五了,少年人的肩膀,是時候撐起重擔了。


     


    前幾日,趙家和謝家都被抓住了錯處,貶謫的貶謫,流放的流放。


     


    皇帝覺得自己步步緊逼,是佔了上乘。


     


    但有時候,逼得太緊,倒是給自己貼了張催命符。


     


    我從袖中拿出一個小瓶子,裡面是長姐需要的東西——牽機引。


     


    無色無味,亦無毒。


     


    隻是與貴妃殿中常燃的依蘭香相克,一旦飲下,每一次同依蘭香接觸,都會催生加劇毒性。


     


    長姐把玩著小玉瓶,漫不經心地說著:「他如此喜愛貴妃,因她而S,想來也是可以的吧。」


     


    提起貴妃,長姐像是想起什麼,嗤笑一聲。


     


    「一個上不得臺面的玩意兒,也配對我的阿妹評頭論足,真是不知所謂。」


     


    果然,長姐隻會在我面前露出真性情。


     


    所有人都以為,貴妃盛寵,皇後也要避其鋒芒。


     


    實則,孟貴妃和皇帝在長姐面前,不過是個樂子罷了。


     


    從前留著,隻是因為太子還小,麻煩總得有人去扛。


     


    作為太子的生父,幫兒子把皇權路上的爛攤子都收拾好,再安靜地S去,不是應該的嗎?


     


    經過長姐與父親的引導,皇帝的前半生,明面上倒也算是個好皇帝。


     


    廢除活人祭祀,廢除奴隸制度,減輕徭役,開放貿易,發展軍事、農業、經濟,將東陵從四國墊底拉扯到第一強國。


     


    聽起來,確實是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為後世也能留下驚人一筆。


     


    但誰又能想到,這一切,都是長姐的功勞,是世家門閥在後面傾力相助。


     


    可皇帝太貪心了。


     


    想名利雙收,又想卸磨S驢。


     


    若世家真的退讓了,好不容易花了十幾年才安定下來的局面,不知道又會被糟踐成什麼樣子。


     


    與其讓後世評說他:前半生是個好皇帝,可惜S得太晚。


     


    不如直接先送他下去。


     


    反正,已經利用他幫太子掃清了多數障礙,現在用不著了。


     


    孩子嘛,給的重擔太大不行,沒有重擔也不行,如今的局面剛剛好。


     


    4


     


    告別長姐,安兒也下學了。


     


    坐在回程的馬車上,安兒問,是否接下來姨母、娘親要做一件大事。


     


    我沒有瞞著他,準確來說,不隻我與長姐,還有崔家子弟、各大世家,甚至包括太子與他。


     


    長姐的子嗣坐鎮高堂主內,我的子嗣掌管軍權攘外。


     


    兄弟齊心。


     


    我姐妹二人的血脈,崔家的血脈,絕不屈人之後。


     


    人人都說高門之中沒有親情,盡是爭鬥,實則不然。


     


    一個家族能經久不衰地延續,靠的是人,是家風,是族人的團結與凝聚,而非身外之物。


     


    家風清正,一視同仁。


     


    這才是崔家輝煌至今的根本。


     


    崔家歷來的當家主母,皆是世家精心培養的貴女,言行氣度自是上乘,有容人之度,對房內子女的教導與撫育皆一視同仁。


     


    崔家男子想要納妾,也必須徵求正妻的同意。同時,納妾也隻能是納良妾,這裡的「良」可並非指家世背景,凡品行賢良者,不問出身。


     


    崔氏家學,所教的第一課便是「家和萬事興」。


     


    族人、傳承、榮耀,這一切於我們或許一身都是負累,但人正因為有了這些負累,才能有毅力走得更遠,有底氣站得更高。


     


    既然享受了家族帶來的資源便利,那就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家族不會逼迫任何人,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自由生長。


     


    如若實在不願,自請出族也是可以的。


     


    但崔家這麼多年來,倒真沒遇見過離族之人。


     


    或許今後會有這樣的人出現,卻絕不會是現在。


     


    「阿娘今後打算如何安置父親?」


     


    是「安置」,而非「處置」。


     


    終歸,他還是安兒的父親,孩子心軟倒也正常。


     


    「將他送去莊子上養老吧,打了這麼多年仗,也該歇一歇了。」


     


    「是,母親。」


     


    我同封奚,何至於此,又如何至此的啊……


     


    從我知曉封奚幫助皇帝意圖清算世家起,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


     


    他不再愛我,我亦不再愛他。


     


    沒有了愛與恨,我們之間便立場分明。


     


    至於安兒和康兒,我雖抱歉將他們卷入了這場父母與權力之間的爭鬥,但作為我的孩子,絕不會因這點事情而脆弱。


     


    很慶幸但又不幸,安兒像我,心裡向著崔家,骨子裡同我一樣叛逆愛爭。


     


    自上次和長姐小聚已過去一個月。


     


    宮中遞來消息,為安兒請封世子的事情,已經辦妥。


     


    如此,說明皇帝確實已經中毒不淺了。


     


    安兒請封的折子能過,想必是皇帝已身體抱恙,隻能由長姐代為批閱奏折。


     


    皇帝將我兒請封世子的事情一拖再拖,防的就是崔家血脈染指軍權。


     


    因為鎮國公府有一從太祖傳下來的規矩——凡是世子請封之後,必須進入軍中磨煉,考查是否有資格成為新的統帥,能夠勝任者,會得到那能號令二十萬大軍的兵符。


     


    而我的安兒,不論文武,一直都是最出色的孩子。


     


    所以,皇帝和封奚在給安兒封世子這件事上,使了不少絆子。


     


    為此,封奚在外偷著養了外室,想生個男孩回來與我兒打擂,可是他不知道我早囑咐人在他的飲食之中下了絕子藥。


     


    這藥溫和,不傷身,不容易被診斷出來,所以得日日服用。


     


    在京中他自是沒有機會能讓外室懷上。


     


    可惜呀,皇帝與封奚千防萬防,這世子之位還是我安兒的。


     


    若不是皇帝這麼急切,長姐與我對他們還不至於這麼快下手。


     


    為了避免意外,封奚那邊我也給他找了點事做。


     


    出京剿匪,短則十天,多則半月。


     


    安兒的世子之位確定下來前,他別想出現在京城。


     


    梨香苑那邊入府之後倒是安安靜靜的,她若是安分守己,我自是不會為難她。


     


    封奚出城剿匪後的第二日,安兒封世子的聖旨便到了國公府。


     


    領旨謝恩後,我同婆母收拾起安兒的行囊。


     


    兒行千裡母擔憂。


     


    這句話,屬實不假。


     


    就連我這樣一個滿心都是權力的人,竟生了幾分不舍之意。


     


    婆母看出了我的心思:「扶楹,既然早就決定了的事,不舍也得舍。何況,這也是安兒自己的選擇。」


     


    「您說的是。」


     


    送安兒走的那天,下了初春的第一場雨。


     


    我為他整理好衣甲系上披風,仔細看他,竟覺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阿娘,等我回來。阿娘要做的事,安兒拼盡全力也會為阿娘辦到。」


     


    安兒跪下向我辭行。


     


    磕在地上的三個響頭,每一個都似是撞在我的心上。


     


    我別過臉:「照顧好自己,就是你能為阿娘做的事,走吧。」


     


    我看著馬車漸行漸遠。


     


    安兒,半年之後,聖壽節見。


     


    我轉身回府,如雪為我遞上一盞清茶:「梨香苑那邊,世子爺接旨當天,鬧了點動靜。萍兒說,屋內碎了兩個大物件。」


     


    「可惜了,上好的青花釉裡紅。」我輕抿一口,如雪烹茶的手藝,是越發的好了。


     


    原來,封奚竟是給了這樣的許諾。


     


    難怪平妻變貴妾,也不吵不鬧,隻是不該覬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傳個信給二哥,幫我找一個精通診斷胎兒性別的大夫,給晚昭姨娘請個平安脈。若是女孩便留著,若是男孩,從暗衛裡找兩個身手不錯的,制造成意外。」


     


    我若不狠心,日後,便是別人對我的孩子狠心。


     


    孩子,要怨要怪,衝我來就是,但誰讓你是封奚的孩子。


     


    若是生在崔家,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可偏偏這裡是鎮國公府。


     


    5


     


    四月十二,我母親的忌辰。


     


    也是時候該回去看看父親了。


     


    往年這個時候,父親總會提一壺酒,獨自在母親的院子裡小酌。


     


    今年也不例外。


     


    我到時,父親已經有了些許醉意,他抱著母親的畫卷躺在海棠樹下。


     


    我拾起散落在石桌上的畫卷,有母親的畫像,有出自母親之手的,有父親與母親共作的。

    作品推薦

    • 情書。

      "结婚吗?一结一个不吱声的那种。 我与沈嘉木相亲闪婚后,就像陌生人搭伙过日子。 只能勉强做到相敬如宾。 直到我提出离婚。 他连夜揣着结婚证出了差。 后来,他妈妈带来一个信箱。 里面是他一封封学生时代没有寄出的情书。 "

    • 揮筷自宮的小姑子

      "小姑子痛经严重,她担心痛经会影响她公务员面试。 便决定摘掉子宫彻底解决根源问题。 在婆婆的示意下,我将摘掉子宫后的种种利弊讲给她听。 她听了我的建议,使用药物推迟月经的到来。 但她为了以防万一,药物过多服用,导致在面试现场晕倒。"

    • 替身非替身

      男朋友的白月光从国外回来了。白月光 叫姜惜霜,学油画的,身上艺术气息浓 厚,长发飘飘,细腰,白裙

    • 颱風天來襲,我媽非要開窗通風

      "台风天来袭,我妈非要开窗通风。 我说台风危险,劝她别开。"

    • 人淡如菊的奶奶

      "奶奶自诩出身高贵,一向清高。 在爸跑了十里路,才追回她被偷走的祖传镯子时。 奶奶不满地埋怨: 「不过一个死物,就让你如此失态,真是肤浅至极!」 在妈冲到供销社,为她讨要被营业员故意昧下的三斤肉时。 奶奶满脸嫌弃: 「有你这么斤斤计较的媳妇,家里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村里大旱,爸妈眼巴巴地把好不容易抢到的一点泥水留给奶奶喝时。 奶奶却厉声斥责: 「这么脏的水,你们也好意思让我喝,真是白眼狼!」 奶奶事事挑剔,样样都要最好。 爸妈为尽孝心,便尽力满足。"

    • 丫鬟小春

      "小姐对我很好,在嫁给三皇子前,她温柔地问我: 「小春,三殿下府里的侍卫、管事、马夫..你想嫁给哪一个?」 我恐惧而决然地摇了摇头,而她脸色巨变,一巴掌扇在我的脸上: 「贱人,你是想要开脸做妾吗?」"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