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沈婉
  3. 第3章

第3章

沈婉 3706 2024-12-20 14:34:04
  • 字体大小 18
  • 他也曾皺著眉,幫助被充作賭資的婦人贖身。


    隻是過後,那婦人竟又回了夫家,重復被賣的輪回。


    最後,他隻能搖著頭,滿臉無奈地說:「罷了,這世道,於女子總是艱難些,她們自己若是不能堅毅些,便隻能任人宰割。」


    裴文柏的想法在世人的眼裡,終歸是有些叛逆的。


    可我聽了,卻隻覺得歡喜。


    從那時起,有他在的地方,我的眼神總會不自覺地追隨。


    沈凜不會滿意裴文柏成為自己的女婿。


    可我仍忍不住幻想,如果裴文柏的官位再高些,沈凜會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告訴沈凜,我不想那麼早定下親事。


    沈凜似乎早已洞察我的想法:「哪有女孩子不嫁人的?」接著他話鋒一轉,「裴文柏確實不錯,是年輕一輩裡的佼佼者,但是婉婉,他配不上你。」


    我不解。


    「你可是皇上親封的郡主,是我沈凜唯一的嫡女,裴文柏他隻是庶出,拿什麼身份娶你?」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眸光犀利地掃過我,接著說,「裴家太亂了,裴侯的那幾十個小妾,都不是省油的燈。嫁進裴家,陷入這無止境的妻妾爭鬥,妯娌矛盾,嫡庶之爭,你願意嗎?婉婉,告訴我,你真的能忍受這些嗎?」


    我第一次躲開了沈凜的目光。


    我動搖了,產生了退縮的念頭。


    裴文柏很好,是我懦弱了,配不上他。


    那次談話之後,我沒再提過裴文柏的事情,隻是將他深深埋在心底。

    Advertisement


    7.


    我的婚禮很熱鬧。


    十裡紅妝,八抬大轎。


    從此,我住了十幾年的地方,再不是我的家。


    常如熙的確是個很好的人。


    他溫柔,貼心。


    並不拘著我,常帶我去京郊遊玩。


    我們自由自在地走在京郊的竹林中,他緊緊握住我的手,笑容燦爛:「婉婉,有你一人足矣。」


    這一刻,我有些感謝沈凜。


    常如熙與我,大概真能算得上天作之合。


    安逸的日子如流水一般,夫君體貼,公婆溫潤。


    我跟常如熙,著實過了一段琴瑟和鳴的日子。


    與我的幸福不同,自王秋月被抬進太子府,她便幾乎沒了消息。


    這幾年,我很少能見到王秋月。


    上次見到她,還是好幾個月前。


    再見王秋月,她已經有了身孕。


    對這一胎,太子跟太子妃都很看重。


    太子妃一直沒有孩子,而太子的姬妾們,雖有生育,卻都是女兒。


    儲君無子,成了太子當下面臨的最大困境。


    聽說,王秋月懷的,是男胎。


    太子為了不出意外,輕易不願讓王秋月外出。


    我花了好大的工夫,才再次見到王秋月。


    「沈婉,近來可好?」王秋月端莊優雅地坐著,嘴角帶著得體優雅的笑容,宛若一個漂亮的木偶人。


    「我很好的,你也要好好的。」我握著王秋月的手,低聲安慰她。


    王秋月並未說話,隻是端莊地笑著,連嘴角的弧度,都未發生變化。


    一時間,我竟不知還能說些什麼。


    隻能如我們未出閣時那樣,握著她的手,靜靜陪著她。


    回家的馬車上,我呆呆地看著窗外,心裡似有萬千思緒,卻不知從何說起。


    不久後,皇宮發生了一件大事。


    三皇舅的生母宸妃,害聖上的新寵妃安氏小產。


    聽說,沒的是個男胎。


    宮裡已經很久沒孩子出生了。


    皇爺爺氣急了,要賜宸妃娘娘白綾。


    宸娘娘的哥哥,徐大將軍連夜從關外回京城求情。


    聽說,三皇舅也因宸娘娘的事情,憂憤攻心,吐了一大口血,至今還在床上躺著。


    三皇舅是皇爺爺最寵愛的兒子。


    見他如此擔憂,皇爺爺無奈,隻能草草了結這件事。


    最後宸娘娘隻被發了禁足一月。


    為了安撫,安嫔抬了位分,晉位安妃。


    這件事鬧得很大,整個京城都知道了。


    人人都說皇爺爺老糊塗了,安嫔狐媚惑主,遲早要釀成大禍。


    這事發生之後常如熙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在書房待到很晚。


    我煮了梨湯送到他的身旁。


    「夫君注意身體。」我輕聲問道。


    「婉婉,三皇子,唉——」常如熙臉色蒼白,眸中滿載著深深的失望,「宸妃娘娘此舉,實在糊塗。」


    常如熙很少跟我說朝堂上的事,今日這般感慨,還是第一次。


    大約,這件事對他的打擊真的很大。


    隻是他確實不大聰明。


    偏偏還有著青雲志,不願學著公公,不參與黨爭,明哲保身。


    「夫君,聽阿娘說,她未出降前,華妃娘娘已被盛寵了好些年,卻一直未曾有孕,後宮傳出喜訊的妃嫔也很少。如今的安嫔,雖說寵愛猶盛當年的華娘娘,畢竟入宮時間短,皇爺爺年齡也……」


    我說得委婉,好在常如熙並非聽不懂人話。


    他臉色一僵,沒了言語。


    「退一步說,便是安嫔平安生下了兒子,她母家無權無勢,一個隨時可能夭折的小皇子,又能有多少威脅?」


    8.


    母親曾跟我說過,我這幾個舅舅,都不是什麼明主。


    大皇舅志向遠大,人卻不聰明,又衝動;二皇舅唯唯諾諾,性格軟弱,是以一直盲從太子;三皇舅沽名釣譽,背靠徐將軍這員大將,便越發往讀書人當中使力,名聲倒是經營得不錯,隻是管不住人,縱容惡奴行兇;至於太子,貪婪、陰狠,是個最聽不得勸的人,偏要裝出謙遜有禮的模樣。


    至於那些年齡稍小些的皇子,頑劣、暴躁、不學無術……


    偌大的王朝,竟找不出個像樣的繼承人。


    可偏偏,這些舅舅都不願做個安分的人。


    ​‍‍‍​‍‍‍​‍‍‍‍​​​​‍‍​‍​​‍​‍‍​​‍​​​​‍‍‍​‍​​‍‍‍​‍‍‍​‍‍‍‍​​​​‍‍​‍​​‍​‍‍​​‍​​​‍​‍‍‍‍‍​​‍‍​​‍‍​‍‍‍​​​‍​​‍‍​​‍‍​​‍‍‍​​​​‍‍‍​​​​​‍‍‍​‍‍​​‍‍‍‍​​​​‍‍‍​​​​​​‍‍​‍‍‍​‍‍‍‍​‍​​​‍‍‍​​​​‍‍‍​‍​‍​​‍‍​​​‍​​‍‍​​‍​​​‍‍‍​‍‍​‍‍​​‍‍​​‍‍‍​​‍​​‍‍​‍‍‍‍​‍‍​‍‍​‍​‍​‍​‍‍‍​‍‍‍‍​​​​‍‍​‍​​‍​‍‍​​‍​​​​‍‍‍​‍​​​‍‍​‍​‍​​‍‍​​‍‍​​‍‍‍​​‍​​‍‍​‍​‍​​‍‍‍​​‍​​‍‍‍​​‍​​‍‍​​​​​​‍‍‍​​​​​‍‍​‍‍‍​​‍‍‍​​‍​​‍‍​​​​​‍​​​​​​​‍‍​​​‍‍​‍‍​‍​​​​‍‍​​​​‍​‍‍‍​‍​​​‍‍‍​​‍​​‍‍​‍‍‍‍​‍‍​‍‍‍‍​‍‍​‍‍​‍​​‍‍‍​‍‍​‍‍​​‍‍​​‍‍​‍​​‍​‍‍​‍‍‍​​‍‍​​​​‍​‍‍​‍‍​​​‍​​​‍‍​​‍‍‍​​‍​​‍‍​‍‍‍‍​‍‍​‍‍​‍​‍​‍​‍‍‍​‍‍‍‍​​​​‍‍​‍​​‍​‍‍​​‍​​​​‍‍‍​‍​​‍‍‍​‍‍‍​‍‍‍‍​​​​‍‍​‍​​‍​‍‍​​‍​​​‍​‍‍‍‍‍​‍‍‍​​‍​​​‍‍​​​‍​​‍‍​‍​​​‍‍‍​‍​‍​‍‍​‍​​​​‍‍​​‍​​​‍‍‍‍​‍​​​‍‍​‍‍‍​‍‍​​​‍‍​‍‍​​​‍‍​‍‍‍‍​​‍​​‍‍​​​​​​‍‍​‍​​​​‍‍​​​‍這場權力的鬥爭,早已開始。


    安嫔自然不會無故流產。


    隻是動手的人並非宸妃娘娘,也非三皇舅或太子。


    一個尚未出生的胎兒,對於二人談不上威脅。


    太子是正統,哪怕地位不穩,也天然有著一批支持者。


    三皇子有掌管遼東的十萬鐵騎的徐將軍做靠山,宸妃娘娘也把持著後宮事務,勢力也不容易小覷。


    太子無需做太多的小動作,安心等待皇爺爺賓天,便能繼承大統。


    而觀三皇子行事,更多的還是盯著太子,他一直想抓太子的把柄。


    至於安嫔,還不配被他放在眼裡。


    隻有大皇舅那個傻子,被人稍稍挑撥兩句,便衝動行事。


    常如熙暗中支持三皇舅,想掙個從龍之功。


    貿然選了主子,卻對其既不了解,亦不信任。


    著實衝動。


    「未曾聽聞河東有什麼不太平,然近日來,已有不少河東流民湧入京城,這些人……」我往後的榮辱,隻能盡系於常如熙,想到這裡,我又補了句,「此前,大皇舅曾在河東待過一段時間……」


    話雖未說完,意卻已明了。


    常如熙到底也不是傻子。


    聞言,便陷入了深思:「大殿下,怕是要動手了!」


    忽而,他的目光轉向我,有些遲疑,又有一絲戒備:「你——」


    我隻當自己未發現他的異常,低頭垂眸,打開湯盅,專心盛著梨湯。


    專注而虔誠,仿佛這是什麼重要的東西。


    清新的梨湯的味道彌散開來。


    「想不到徐將軍久戰沙場,終日打雁終被雁啄瞎了眼,對河東的異動竟一無所覺?」我用常如熙能聽得見的聲音,低聲驚呼。


    遼東與河東距離並不遠,徐將軍精明能幹,河東有異動,他如何能不察覺?


    可觀常如熙,我說此事是大皇舅所謂,他便一點也不懷疑他人。


    倒認為我知道太多,不高興了?


    人心不可賭,我隻能適當賣蠢。


    我順勢抬起頭,將手中的湯碗遞給常如熙。


    果然,此時,他又恢復了往日的溫和,方才的懷疑,仿佛剛才隻是我眼花了一般。


    「傻瓜,大皇子再如何,也抵不過徐將軍老謀深算,你看,如今他不是回京了?」常如熙一臉寵溺地看著我。


    「你是說徐將軍和大殿下勾結?」我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


    「不,徐將軍隻是借著大皇子的勢罷了,遼東的兵馬人人眼熱,如果大殿下做了皇帝位置,還能容得下他嗎?」常如熙臉色逐漸變了顏色,「三皇子要動手了,這京城的天,就要變了。」


    想到這裡,常如熙變得激動起來,「婉婉,嶽父掌握禁軍,不知意向如何?」


    「父親出身卑微,時常感念陛下的知遇之恩,自然以陛下的心意為重。」我輕聲道。


    陛下的心意,自然是更屬意太子。


    否則,宸妃早已封後,三皇子也能有個嫡子的名頭。


    壓下太子,不在話下。


    隻是帝王心術終究迷了世人的眼,催生了一大批野心者,


    常如熙臉上的笑意逐漸變大,帶著一絲我沒見過的痴狂。


    終究是,權利動人心。


    罷了,他能力有限,也闖不出大禍。


    9.


    成婚以來,常如熙待我很好很好,全心全意對我的好。


    我不想這麼早生孩子,他雖不開心,但也依著我。


    是以,即便他為了權利,支持三皇舅奪嫡,我依然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幫他瞞著沈凜。


    太子不行,但三皇子也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不過,常如熙可以不壓抑自己的野心和抱負,讓我很羨慕。


    我願意為了常如熙待我的好,守護他的野心。


    隻要不牽扯上謀反的事,便是站隊失敗,也不過是被新皇冷待。


    有沈凜和鎮國公,要抹平常如熙的汙點,並非難事。


    隻是終究人心易變,我還是小瞧了常如熙的野心。


    大皇舅做的事,終究被揭露了。


    隻是距安妃流產已過了好些日子,流產後,安妃就失了從前的寵愛。


    皇爺爺最終隻是不輕不重,斥責了大皇舅幾句。


    此後,京中局勢越發變得越發波譎雲詭。


    皇爺爺駕崩的消息來得突然,京城熱鬧了起來。


    太子率先發難,關押了徐將軍,收了遼東兵權。


    三皇子自然不能束手就擒,大皇子也不甘示弱,他的人,此前已悄悄潛入京城,這事兒知道的人極少。


    徐將軍知道,他也派了人盯梢。


    他被關押後,那些盯梢的人便被撤了。


    我能發現這件事,是因為常如熙支持三皇子。


    而沈凜,以他的身份,不好盯著徐將軍,自然不知。


    這批人的存在,讓京中局勢變得越發混亂。


    三皇子便趁機渾水摸魚。


    常如熙想讓我幫忙,說服沈凜。


    我依然還是那句話:「父親自然以陛下的心意為重。」


    沈凜是個忠君的人。


    從前這個人是皇爺爺。


    如今皇爺爺去世,太子是最正統的繼承人,便成了沈凜的效忠對象。


    禁軍很快掌握了京中局勢。


    三皇子的勢力遭受重創,隻能跟大皇子摒棄前嫌,聯起手來。


    太子終究是太年輕了,收了遼東的兵權又怎樣?


    徐將軍在遼東經營多年,早已將遼東軍隊牢牢掌握在手裡。


    好在,天下不隻有遼東有兵。


    為了應對遼東兵,太子決定讓淮南的陳清河勤王。


    陳清河倒是很快帶著人馬北上,卻不是來幫太子的,他是大皇子的人。


    「陳清河這個豎子,竟敢幫著那幾個反賊?」太子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太子手上並非沒有兵權。


    隻是,蜀州的兵要牽制遼東,如今能用的,隻剩下京城的五萬禁軍。

    作品推薦

    • 缺了龍角的黑龍

      "我出生那天,四海八荒都沉默了。 破壳不足一刻,我就啃掉了龙王小儿子一小节龙角。"

    • 九王爺的恩人

      "我家很穷,粮吃干净了我揣着最后一根红薯进京去谋生。 半路遇见回京的九王爷。"

    • 小白花室友

      "我有一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小白花室友。 被灌醉了,要找我亲亲抱抱才能哄好,床被弄湿了,只能和我挤一挤。"

    • 真香定律

      我是校霸,跟 C 大校草路嶼舟是多年的死對頭。可后來,我意外分化成一個 Omega,不小心被路嶼舟臨時標記了。 他一邊親我,一邊捏著我后頸,眼尾薄紅,低聲問:「言言,我的信息素香不香?」 我掐著他胳膊,咬牙切齒道:「真香……」

    • 小尾巴很甜

      學生會面試一個高一的軟妹新生大膽坦言,自己喜歡部長許珩年 眾人吃驚地看向他,一臉吃瓜樣 他卻漫不經心地轉著指尖的筆,置若罔聞 直到半個月後,有人撞見許珩年強行把妹子抱起來鎖在懷裡欺負,氣得妹子兩腳亂蹬還想咬他,怒喊:「許珩年你個大壞蛋——」 全校瘋傳,軟妹新生追上了高冷學神。

    • 下輩子也喜歡你

      "我很喜欢宋北辰,为了保护他,死在他的怀里。 重生之后,我告诉他我喜欢他。 他却要和未婚妻举行订婚仪式。"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