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暴君的炮灰男後[穿書]
  3. 第114章

第114章

暴君的炮灰男後[穿書] 3973 2024-11-28 14:17:04
  • 字体大小 18
  •   這個時候太子、五皇子和六皇子才開始懊悔,對心智不健全的弟弟缺乏安撫,又十分惱怒七弟的任性。


      沒人想得通,七皇子這個節骨眼“離家出走”,是在耍什麼小脾氣。


      最終還是靠薛遙拼命冷靜下來,努力進入小胖崽的思維,用他的方式思考問題,猜測他去了哪裡。


      薛遙有個不好的猜測——


      小胖崽的父皇去世了,契丹王子換回了五哥,這場公平交換裡,隻剩下契丹王。


      小胖崽是要去殺了契丹王,薛遙心想。


      原著中的寧王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暗中策反契丹一位將領,把契丹王活捉回來,以父皇和大哥戰死的方式,殺掉了契丹王。


      如今的陸潛和原著的寧王有個顯著區別,就是沒有碰過壁,沒有足夠的隱忍與耐心。


      小寧王的復仇計劃提前了。


      劍聖和徐老頭讓急得發瘋的薛遙冷靜下來,並保證會安全把徒弟領回來。


      想要渡河至少要過一個關口,以兩位高手的輕功,想提前到達關口,堵住小徒弟去路,那是易如反掌,沒什麼可擔心的。


      薛遙卻不可能不擔心,想跟兩位前輩一起去找,又對自己的速度心知肚明,隻能乖乖在營地等消息。


      太子也安排士兵快馬通知各個關口:嚴防死守,及時送七皇子回京。


      因為父皇的葬儀不能耽擱,太子不能再等胡鬧的七弟被押送回來,先領著其他弟弟火速回京。


      薛遙本想留在邊疆,等候小胖崽一起回去,可太子請他先回京作證:三皇子曾派兵追殺他和七皇子。


      未免朝局動蕩,讓三皇子鑽了空子,薛遙隻能隨太子回京。

    Advertisement


      *


      佟寧昭的探子已經找來了沿路的驛站差役,證實太子在戰事未定,就回過一趟宮。


      皇帝遺詔上明明白白寫了太子是因救駕行蹤不明,可以表明太子回宮前,並未告知皇帝。


      這就大有文章可作了。


      皇帝的死訊,已經砸掉了皇後半條命,剩下半條命的皇後恍恍惚惚,還沒領悟遺詔上改立寧王為儲的含義。


      她甚至一時想不起來寧王是誰,跟她有什麼關系,跟她丈夫有什麼關系。


      丈夫的死訊讓她醞釀了幾十年的抱怨都成了壞賬,站在梓宮旁時,皇後眼裡隻剩下棺材裡的丈夫和操勞過度的兒子。


      皇後拉著兒子在棺材旁跟丈夫說了很多話。


      時隔近二十年,她的二爺終於又有時間這麼安靜的聽她說話了。


      太子都沒有想到,母後竟然沒有因為他的私自回宮而大發雷霆。


      失去丈夫呵護的女人,往往會從權利中尋求安全感,他以為母後早就失去了年輕時溫軟柔情的性情。


      死別,竟然讓身穿鎧甲手執利劍的母後,跟棺材裡她恨了二十年的男人和解了。


      這真不公平,女人總是太心軟了。


    第108章


      薛遙準備好面對的奪位之戰並沒有立即發生。


      國喪三年, 實際服喪是二十七個月,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大齊是以日代月,一般二十七天後, 就會舉行新帝登基大典。


      即位和登基有不同之處, 上一代皇帝駕崩後,儲君就算是即位了, 登基大典卻要在一個月後才舉行。


      如今朝中局勢處於山雨欲來的階段,沒人敢在這二十七天的國喪期間鬧事, 三皇子也被佟妃壓著按兵不動。


      太子的黨羽已經直接稱呼太子為皇上, 認定由太子即皇帝位。


      佟家黨羽都很低調,遺詔如今就捏在三皇子手上, 即位的該是寧王,而寧王目前不知所蹤。


      誰讓寧王不知所蹤?當然是“被改立”的廢太子嫌疑最大。


      半個月過去,七皇子居然還沒有被押送回來, 太子五內俱焚,連連派人前往邊疆催促。


      汐妃也五內俱焚,所有皇子都安全回京了,就她兒子沒回來。


      薛遙安慰她, 是因為父皇賓天受了刺激, 殿下賴在邊疆不肯回宮。


      汐妃依舊滿面愁容,薛遙猜想這憂愁裡大半是因為兒子的失蹤,小半是因為失去皇帝的庇佑,對自己和孩子未來的擔憂, 汐妃沒怎麼因為皇帝的死而難過。


      整個後宮,似乎隻有皇後因為皇帝的死,一下子老了十歲。


      一個月後,邊疆發來七皇子蓋印的加急書信,信卻不是七皇子寫的,而是劍聖親筆所寫。


      劍聖說陸潛已經被他找回來了,這小子不知用什麼辦法,居然混出了關,好在契丹軍隊已經無跡可尋,這小子也沒找到契丹王,他和徐掌門追蹤三日,才把七皇子抓回來。


      信上說,陸潛性情變得有些古怪,難以交流,一心想要手刃契丹王。


      劍聖和徐掌門擔心這孩子憋出什麼病來,便打算先傳授一些入門功夫,助他替父報仇,讓他解開這心結。


      這讓薛遙松了一口氣,汐妃卻無法理解什麼江湖豪俠要收他兒子為徒,傳授武藝,到處去求皇後求太子替他去邊疆找回兒子。


      然而沒了皇帝的獨寵,誰有空搭理這個曾經得寵的妃子?汐妃求天天不應,隻有薛遙始終耐心地勸解安慰,並保證自己一有機會,就會去邊疆找劍聖帶小胖崽回來。


      與此同時,皇位之爭終於不可避免的開始了。


      薛遙作為太子一派,上朝證實了三皇子軟禁七皇子,以及之後派兵追殺七皇子的詳細情形。


      三皇子狡辯說自己是在聆聽遺詔後,緊急將七弟保護起來,嚴加防備,以免“有心之人”謀害新儲。


      還說若是他想派兵追殺七皇子,為什麼不在軟禁期間就動手,可見那批追兵是受旁人指使!


      開脫罪名後,三皇子反咬一口,斥責太子不顧君父安危,私自離營,等同逃叛,非但沒有即位資格,而且因該接受軍法處置,如若不然,便要將太子的罪行,昭告天下。


      二皇子沉不住氣,想站出來說是自己召太子回朝處理政務,卻被太子阻止了。


      如今太子因罪失勢,未必能再凝聚朝外勢力,三皇子手握先帝三塊兵符和遺詔,本就略佔上風。


      二皇子若是摻進這趟渾水,很可能被視為同罪,失去監國之職,太子就更無立足之地了。


      兩派僵持不下,朝政事務看似跟從前一樣,由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實際上卻並不受監國的二皇子掌控。


      內閣裡基本都是太子的人,太子當初反對宦官幹政,因此得罪了不少掌權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自然是佟家黨羽。


      太監們都知道,太子上位,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如今好不容易抓住太子的把柄,這群太監比三皇子還孤注一擲,竭力打壓太子勢力。


      這場奪位爭鬥看不出硝煙,隻是不少朝廷官員的職位發生變遷,兩方都在把自己的人往重要的職位上擠。


      表面的平靜維持了兩個多月,直到監國的二皇子中毒,這場無聲的戰鬥才真正亮出刀刃。


      好在中毒發現得及時,薛遙當時正在太子殿中議事,趕到養心殿後,立即進行了洗胃處理,二皇子才沒有大礙。


      所有參與膳食制作和送餐的宮人,全部被捉拿審問,罪名卻被三皇子安排的替罪羊認領。


      這件事,讓薛遙想到明朝魏忠賢掌權期間,剛即位的崇禎皇帝在衣服裡藏滿自己帶來的大餅,不肯吃宮裡的東西,害怕中毒,也不敢睡寢宮,擔心被魏忠賢的人刺殺。


      那種情況下,魏忠賢殺掉崇禎也不能自己當皇帝,隻能再立個年幼的皇帝當自己的傀儡,而如今,二皇子要是遭遇不測,三皇子就不需要傀儡了,可以自己上。


      這讓薛遙感到毛骨悚然。


      七皇子若是此刻回朝,成為太子的傀儡,能忍住不亂吃宮裡的東西嗎?能時時刻刻應對四面八方的內奸刺客嗎?


      小胖崽的三角貓功夫,對付些普通練家子,還說的過去,面對張四那類高手,根本毫無勝算。


      所以薛遙私心並不希望小胖崽面對如今的危險,甚至覺得小胖崽這時候選擇留在劍聖身邊,是明智的決定。


      像原著中那樣,小胖崽如果兩年就能練就一身出神入化的劍術,保證自身安全,在通過劍宗門下弟子監控各省總督,策反三皇子朝外勢力,掌握兵權,才能發動最終的對決,帶著正統儲君的身份回朝。


      之後,薛遙跟隨太子派出的人馬,出京尋找七皇子,不是想把人找回來,而是想親自督促小胖崽勤學苦練。


      太子的人並不知道劍聖身在何處,薛遙也並沒有透露給外人,自己孤身前往白行山,按照張四畫出的地圖找了三天,才找到一片跟地圖中位置相近的竹林。


      到這裡就行了,張四告訴他,不能深入竹林,否則會一直鬼打牆到餓死或累死。


      薛遙按著張四的囑咐,繞著竹林找到兩根紅木柱,柱子之間橫著一張牌匾,上書“朝逸林”三個字,看起來像是取劍聖與徐老頭名字當中各一個字命名的竹林,不知這二位前輩是否都住在這裡,看來關系還不錯。


      找到牌匾後,薛遙就在柱子旁坐下來,耐心等待劍聖現身。


      早秋的西北氣溫還算溫和,薛遙就這麼坐在竹林外等了一個白天,愣是沒等到劍聖現身。


      晚上不能在山裡等,那樣會把自己等到野獸肚子裡去,隻能下山去客棧睡一晚上,天亮了再上山等。


      七天後,依舊沒有等到劍聖現身。


      薛遙該歸隊了,不然太子派來的人馬會把他失蹤的消息,當成死訊帶回京,稟報太子。


      太子經不起再多噩耗,現在能支撐太子的“自己人”不多了,薛遙還能私下陪他想想辦法,排解壓力。


      皇後和臥病在床的太子妃,都是壓在太子肩上的重擔,他要是垮了,這兩個女人也完了。


      太子至今沒敢告訴太子妃,自己因為回來看她,丟了太子之位,擔心她因為自責而加重病情。


      半個月後,薛遙無功而返。


      回宮後不久,二皇子登基,成了本該由失蹤的七皇子擔任的傀儡皇帝。


      太子被改封睿王,跟三皇子的鬥爭愈演愈烈。


      薛遙經常做噩夢,夢見小胖崽其實已經死在契丹王的刀下。


      他開始擔心,擔心那封信是劍聖為了安慰他所寫的,所以劍聖才故意不肯露面,因為他交不出小胖崽。


      系統的安全感自從清零後,再也沒有一絲起伏,薛遙跟小胖崽最後一絲關聯就這麼斷了。


      任何圈子都難幸免於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內鬥的時間越長,太子的清廉品質就越是讓他處於下風。


      一年過後,內閣兼六部中太子的人,已經倒戈了半數。


      薛遙的外公周衝是內閣次輔,還兼著工部尚書的差事,也是內閣中僅剩的兩個太子黨之一。


      年底戶部的大齊賬冊核對記錄,給周衝工部的賬上,記下了一筆二百萬兩巨款的虧空。


      這筆銀兩本該是撥給工部修園林的運料費用,園林是先帝生前要造的,先帝駕崩後就不大趕工期了,這筆銀子被兵部請求調用建戰船。


      工部也沒敢廢話,當時司禮監是批紅了的,但年底核對的時候兵部不認這筆賬,司禮監也不承認,聯合起來,擺了周衝一道。


      官途坎坷的周衝險些第二次被罷官發配,在皇帝和太子的維護下,革職待審。


      三皇子手已經伸到朝廷中樞,兩派黨羽都知道,決一死戰的日子,快到了。


      周衝被捕前讓女兒帶著外孫回薛家避難,原本以為不當官就能擺脫這場鬥爭的薛遙,也因為外公的罪名,被卷進漩渦中心。


    第109章


      薛遙的娘親雖然自己不肯回薛家避難, 卻勸薛遙去求薛家老太太收留, 或者立即說一門親事自己另立門戶,盡可能不受外公牽連。


      薛遙自然沒有答應,還安慰娘親說皇帝會保住外公。


      他自己都不相信如今的傀儡皇帝能保住什麼人, 皇帝可能自身都難保, 因為三天後就要進行一年一度的圜丘祭祀。


      每年冬至,皇帝都得祭祀天地, 當天必須要步行去圜丘壇。

    作品推薦

    • 我一次攻略雙男主

      "我要攻略的是植物人哥哥。 每次撩他,脸红的却是双胞胎弟弟。 系统:「他们有共感。」 果然,我和弟弟吻得难舍难分时。 管家:「大少爷手指动了!」"

    • 玉屍凍卵

      "你听说过玉尸冻卵吗? 传说,在寒冷的尸洞里,有一种最珍贵的尸体,产出的卵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 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後

      "林喬穿越了,穿進了一本只聽好友說過,連男主名字都沒記住的年代文里。 身為書裡和男主門不當戶不對的炮灰女配,男主娶她不過是想回地方經商,拿婚姻自由換了事業自由。等男主事業有成,她也作天作地把自己作成了萬人嫌,一紙離婚協議慘澹收場。"

    • 送前夫坐牢

      "流产那天,是结婚四周年纪念日。 代琛和新欢约会,消失了一天一夜。"

    • 飛升被打下來後

      "飞升失败后,我从修仙界掉入凡人界。 第一次御剑飞行,我被导弹打了下来。"

    • 賢妻良母

      我妈葬礼上,老公带着私生女出现,想 借此机会接她入家门。我面上笑着点头 答应。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