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逐玉
  3. 第183章

第183章

逐玉 2760 2024-11-12 17:43:55

  俞寶兒沒見過公孫鄞,有些警惕地看著面生的俊美男人。


  長寧卻是邁著短腿跟個小炮仗似的直接朝著公孫鄞扎了過去,歡喜叫道:“公孫叔叔!”


  公孫鄞揉了揉長寧頭頂的揪揪,很誠懇地評價:“你這頭發終於扎整齊了。”


  長寧晃了晃發髻上的鈴鐺絨花,說:“是趙大娘扎的。”


  公孫鄞道:“猜到了。”


  樊長玉在一旁尷尬輕咳一聲,打斷一大一小的談話道:“寒舍簡陋,公孫先生隨意坐。”


  趙大娘看出樊長玉這是有公事要談,哄著兩個孩子隨自己出去了。


  謝五幫公孫鄞沏了杯茶,樊長玉問:“先生不是在康城麼,怎的突然來了蓟州?”


  公孫鄞淺抿一口熱茶,挑眉道:“樊姑娘還沒得到消息?陛下下旨,要讓平叛有功的將軍們都上京受封了。”


  樊長玉說:“我這段時日都在養傷,沒去軍中當值,的確還不知這消息。”


  她好奇問:“公孫先生過來同大軍匯合,是要一起進京嗎?”


  公孫鄞手中折扇一開,高深莫測道:“公孫家不涉朝堂,我來這裡,是受謝九衡之託。”


  發現樊長玉神色有片刻的茫然,他微微一哽,問:“謝徵沒同你說過他的字?”


  樊長玉搖頭,從前她並不知謝徵真正的身份,後來知道了,兩人很快又分別,壓根沒機會讓他們細說這些。


  她頗有些新奇地道:“原來他字九衡啊。”


  公孫鄞酸溜溜道:“陶太傅親自替他取的字,自是好的。”

Advertisement


  樊長玉說:“義父給我也取了字。”


  公孫鄞那張俊美無儔的臉,瞬間嫉妒到扭曲,他握著茶盞,怨念極重地看著樊長玉道:“行了,打住這個話題吧。”


  樊長玉一臉茫然,不明白公孫鄞這是怎麼了。


  不過她的確許久沒收到謝徵的來信了,當初他進京前,說他若有閃失,便別聽傳召進京,先留在西北。


  眼下召令已下來了,謝徵那頭又並未音訊全無,樊長玉也不知是該按兵不動,還是應詔帶寶兒進京。


  她問:“他讓先生來蓟州做什麼?”


  公孫鄞看樊長玉一眼,沉吟道:“這個嘛,暫且保密。不過他在京城那邊,突然查起了十六皇子的事,可能跟當年的錦州真相有關。”


  一提到錦州血案,樊長玉便心口發沉,有片刻失神。


  公孫鄞道:“我今日前來,一是為探望樊姑娘,二嘛,也是想見見承德太子的後人。”


  他用收攏的折扇輕點著掌心問:“方才屋內那孩子,便是承德太子的後人了吧?”


  樊長玉點頭。


  公孫鄞又說:“聽聞樊姑娘為救那孩子受了不輕的傷,你們當日出城的動靜頗大,後面進京也帶著那孩子,總歸會讓唐培義起疑的,動身上京前,樊姑娘還是先想好如何向唐培義交代那孩子的身世。”


  樊長玉問:“公孫先生有何高見?”


  公孫鄞有些意外地看了樊長玉一眼,似覺著她在軍中歷練這麼久,的確成長了許多,他道:“唐將軍是忠厚之人,又有賀大人的這層淵源在,可拉攏之。”


  這其實同樊長玉的想法不謀而合。


  公孫鄞隻坐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便走了,長寧和俞寶兒在院子裡玩,看到公孫鄞走,長寧跟個小尾巴似的把人送到大門口才罷休。


  望著小孩那雙湿漉漉的黑葡萄大眼,一向鐵公雞的公孫鄞咬了咬牙,把身上僅有的幾兩銀子全給了長寧,讓她拿去買糖葫蘆吃。


  長寧一口一句公孫叔叔喚得更甜了。


  她倒是大方,買了糖葫蘆還不忘分給俞寶兒,從來沒嫌棄過她給的東西的俞寶兒頭一回拒絕了她,板著小臉道:“糖吃多了會長蟲牙,可醜了。”


  長寧不怕長蟲牙,但是怕醜,舉著糖葫蘆猶豫著不敢吃了。


  俞寶兒繼續一本正經教她:“我娘說,會莫名其妙給小孩買糖吃的十有八九都是壞人,我瞧著剛才那個人就很像。”


  長寧“啊”地張大了嘴巴,捏著自己的衣角很糾結地道:“公孫叔叔不是。”


  俞寶兒冷不丁地問了句:“你跟他很熟?”


  長寧點頭,因為身上穿得厚,又在院子裡玩了一陣,出了汗,臉頰紅撲撲的,叫日光一照,上邊細小的絨毛都清晰可見,粉裡透白,煞是可愛。


  她說:“公孫叔叔扎的頭發可好看啦!”


  俞寶兒看著她細軟的頭發扎成的小揪揪,唇抿緊了些,說:“以後我也可以給你扎好看的頭發。”


  長寧自己還不會扎頭發,她覺得扎頭發可麻煩了,咋一聽俞寶兒的提議,還挺心動,她黑葡萄似的一雙大眼瞅著俞寶兒:“你會扎頭發嗎?”


  俞寶兒說:“我可以學。”


  第二天,趙大娘早起給長寧扎揪揪時,邊上杵了個觀摩的小不點,趙大娘還笑呵呵讓俞寶兒別急,給長寧扎好頭發了才能出去玩。


  俞寶兒看得很認真,說:“我不急,大娘你慢點扎。”


  趙大娘直誇這小孩怪懂事的。


  樊長玉對這些是半點不知,她傷已完全養好了,回軍中第一天,唐培義就說了不日啟程進京的事,又單獨留下她,不出意料地問起了俞寶兒。


  樊長玉抱拳道:“隱瞞將軍至今,末將心中有愧,那孩子……身世的確不簡單。”


  唐培義嘆道:“你若要把孩子放到軍中一起帶去京城,你不給我透個底,途中出了什麼意外,我也不知如何應對。”


  樊長玉頷首:“是末將考慮不周。那孩子……是承德太子殿下的後人。”


  此言一出,唐培義不無驚駭地道:“皇長孫不是死了嗎……”


  話說到一半,唐培義自己就打住了話頭。


  這個孩子在這時候出現,又有血衣騎暗中保護,那之前想殺那孩子的是誰?


  唐培義還不知齊旻的存在,以為想殺俞寶兒的是皇帝,驚出一身冷汗。


  他負手在帳內來回踱步幾遭後,對樊長玉道:“我知曉了,你下去吧,行軍路上我會暗中再加派人手保護小殿下。”


  樊長玉揖身道:“末將謝將軍。”


  唐培義隻指著樊長玉有些無奈地說了句:“你啊……”


  他嘆息:“替承德太子保全這一點血脈,也是盡臣子本分了。”


  -


  大軍行軍兩月,終於抵達了京城。


  有了唐培義的暗中支持,一路上俞寶兒所在的馬車被圍得跟鐵桶一般,倒是再沒出現什麼意外。


  將士們駐扎在城外的西山大營,唐培義隻點了數百排得上名號的有功將士一同進城。


  朝廷那邊前來接待她們的官員特意備了新打的明光甲,為的就是讓大軍進城時,看著光鮮威武些。


  一番更衣休整後,大軍才往北城門去。


  樊長玉在平叛之戰中居功甚偉,哪怕朝中封賞還沒下來,但全京城的百姓也都知道了西北出了為女將軍。


  舉著旌旗的儀仗兵開道,長街兩岸都是歡呼他們凱旋的百姓。


  樊長玉駕馬跟在唐培義側後方,同她並排而行的是賀敬元的長子。


  沿街都有百姓向他們撒花,樊長玉因為是軍中唯一一名女將,容貌氣質又出眾,不少百姓都在熱絡地喚她,那一句句的“樊將軍”滿懷崇敬和欣喜。


  甚至有姑娘直接朝樊長玉丟帕子的。


  樊長玉初次面對這樣的情形,有些無措,又怕失了威儀,盡量在馬背上不苟言笑。


  殊不知,她這副肅冷面孔,落到百姓眼中,更符合了他們想象中的威風凜凜的女將軍模樣。


  人潮中呼聲最高的,便是喚樊長玉的。


  花季的姑娘們甚至抹淚道:“可惜樊將軍是個女兒身,不然我一定嫁樊將軍!”


  “不知道樊將軍家中還有有沒有兄弟,嫁不了樊將軍,同她當姑嫂也成!”


  ……


  人群喧嚷,維持秩序的官兵幾乎已攔不住街頭情緒激動上前迎接大軍凱旋的百姓,可就是在這萬千人海裡,樊長玉還是敏銳察覺到了一道從臨街酒樓朝她投來的目光。


  她仰起頭望去,酒樓二樓臨窗的雅間窗戶大多都是大開著的。


  她在一扇半開的軒窗前,找到了那抹熟悉的身影,對方靜靜注視著她。


  窗臺上幾盆怒放的紅菊,都壓不下他容貌的清透昳麗。


  怕叫人察覺,樊長玉隻在快走過時,朝著謝徵極淺地揚了下唇角。

作品推薦

  • 我死後,竹馬殺瘋了

    "距离我和楚晏的婚期还有两个月。 我坐在楚晏和新来的实习生中间,看着两人眉来眼去,气得要死,还不能阻止。"

  • 疏月

    夫君战死的消息传回京。嫡姐身为皇后,打着慰问战士的名头,自请和我一 起去军营料理后事。

  • 失寵皇后重生了

    "上一世我为嫁太子,手段用尽,却遭他厌弃、下场凄凉。 重生后,我决定另觅良人。"

  • 太子撿了白狐妖

    太子救了一只白狐。那白狐化为美人,太子执意为其抛弃身份

  • 玉皇

    前世我阿娘是太師府裏的忠僕。抄家那日,她用我頂替了文太師的獨生女。誰知她帶著那千金小姐文流蘇流浪街頭,惶惶不可終日。最後為了那一口飯食,曾經太師獨女,自賣己身流落青樓。而我熬過了詔獄苦刑,一躍成為當朝太子的心腹之寵。好不容易在青樓將她們找到,失心瘋一般的文流蘇竟趁機給我下藥,再然後一場 大火。我們回到了抄家那日。這次阿娘又想故技重施,卻被一道綿軟的聲音打斷道:「大人,我才是太師嫡 女文流蘇。」笑死。自由之身還比不過為人鷹犬嗎?

  • 他的兔耳朵

    婚礼前,男友忘在家的手表弹出消息。 「爸爸,我饿了。晚上喂我。」 「你喜欢的兔子耳朵,今晚戴给你看?」 男友秒回了她,「等我。」 不等我反应过来,他打来电话向我撒娇。 「宝贝,晚上临时加班,好烦。」 他语气里掩饰不住的喜悦,哪烦啊。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